喀斯特地貌上的人文景观

——黄果树屯堡遗产联合调查阶段性成果导读(节选)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

2020年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在安顺市联合举办了工作坊,26位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分成屯堡、村寨、洞葬、古道、文物5组,开展了为期3周的联合田野调查,期待能为黄果树瀑布这一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提供人与地、文化与自然相融的遗产价值内涵。本期专题5篇论文就是2020年“北京大学黄果树屯堡联合工作坊”的部分阶段性成果。

建构与交融

——遗产视野下的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初探

李光涵1,2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以屯田戍边政策对西南边疆地区进行统治和开发的特殊产物。“屯堡人”以汉族移民集团的后裔为族群主体,以明代“调北征南”的军事背景为共同历史记忆,在多元民族的黔中地区的喀斯特峰林盆地间的坝子落地生根,历经数百年繁衍出异域之中的独特汉族遗风文化。屯堡文化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逐渐形成“屯堡学”。然而大部分研究还是聚焦于屯堡文化的外显特征,研究对象重复性高,同质化成果较多,尤其缺乏对于屯堡文化遗产构成和保护的研究。文章试图梳理屯堡文化研究的几点关键问题,讨论屯堡文化的基本形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屯堡遗产的性质与构成,以为其未来申遗的可能性指引方向。

安顺西门屯堡聚落形态研究

——以马官镇马官屯为例

李芃芃1,李光涵2,3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屯堡是明代调北征南背景下产生于贵州的汉族聚落,广泛分布在今安顺市。以安顺市区为中心,现存屯堡可分为东门、西门两部分,二者虽同根同源但仍有较多相异之处。目前对于屯堡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东门屯堡,西门屯堡的研究成果较少。安顺西部普定县马官镇马官屯在整体空间格局、民居形制、场坝空间、信仰空间、文化建筑、景观构成等方面都具有保存良好的物质遗存和独特的表征,是西门屯堡的代表性案例。针对其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在填补西门屯堡研究空白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也为安顺屯堡遗产的整体价值内涵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阐释。

贵州安顺布依族村落的现状与特性

——兼论村落遗产保护中的价值问题

王思渝1,2,陈时羽1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

摘要:根据2020年北京大学黄果树屯堡联合工作坊在贵州安顺布依族村落的实地调研情况可知,该地区布依族村落仍保留有诸多具备遗产价值的物质性遗存,文章对其保存现状进行了简述,并从共性中总结了带有浓厚的防御性色彩、村内分族姓聚居、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并对诸多自然物保有信仰3项特点。最后,文章在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对村落遗产保护中的价值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有别于传统遗产研究中的二分主义,村落遗产保护当中存在着一系列交叉和渗透的遗产价值有待得到进一步重视的观点。

湘黔滇古道安顺段遗产调查与研究

蔡诗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安顺是明清时期湘黔滇古道上的重要节点,2020年北京大学黄果树屯堡联合工作坊对其境内古代道路及相关遗产进行了详细地田野踏查,确定了安顺境内古道的位置、走向和现状,对安顺段滇黔古道的路线进行了复原。文章讨论分析了古道的保存、破坏和沿用情况及沿线村落和土地庙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由道路本体及相关遗存所组成的线性遗产的元素构成、价值和保护现状。

贵州安顺刘氏棺材洞洞葬遗址2020年调研述要

——人类学的反思性讨论

黎婉欣,张观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2020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对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的桃花村棺材洞进行了实地调研。桃花村棺材洞是一处较为典型、保存较为完好的苗族洞葬遗址,相对于其他同类型遗址,它是一处正在使用中的苗族墓葬,这对研究中国西南地区苗族洞葬历史和丧葬习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术调查记录相比,桃花村棺材洞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其现状、苗族口述历史和洞外周边环境建设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掺杂着由官方、民间和桃花村村民三方对其所展开的演绎。文章就此次调研进行剖析,并回应2000年以来欧美学者曾就后现代人类学研究方法和方式所提出的讨论。

文章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作者桃之夭夭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原《遗产与保护研究》)官方公众号,内容涵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价值分析、理论、技术、案例,提供历史、地理、考古、文博、建筑、农业、水利、艺术等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研究。